清代 · 邵齐焘
茫茫十年别,相思各天涯。祇谓川路遥,讵期死生乖。
存不游一涂,没不抚尔骸。修短诚有期,难为故人怀。
况子抱不测,憔悴委穷埃。严霜一以零,微藿无全荄。
孤魂飘异香,零落重我哀。念昔少年日,结契在金阶。
达识祛所滞,清言意多谐。誓同影与形,投分异群侪。
欢娱几何时,逝景不我回。痛哉山阳笛,已矣令心摧。
关于诗人
邵齐焘(1718~1769),字荀慈,号叔山,江苏常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57年,卒于高宗乾隆34年,年52岁。幼异敏,读书晓大义。乾隆7年(公元1742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居词馆10年,纂修书局者再。尝献《东巡颂》,时称为班、扬之亚。性夷旷,年未40,即罢官归。自颜其堂曰“道山禄隐。”主讲常州龙城书院,黄景仁、洪亮吉皆从受学。齐焘善为骈体文,意欲矫陈维崧、吴绮、章藻功三家之失,故所作以气格排奡、色泽斑驳为宗。著有《玉芝堂诗文集》9卷,《清史列传》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