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平乐

清代 · 康有为

去家十五日,乃始到平乐。
看山舟行缓,吾意不厌恶。
巨石亘中流,与水相激搏。
楼船载千斛,小舟先缆索。
上流系石底,转轴行寸尺。
竹缆或中断,陡然千丈落。
吾航轻以驶,数篙翩已跃。
马峡最险绝,龙门尤诡错。
怪石千重列,若规八阵略。
或列若鱼飞,或立如鹳鹤。
或哮如虎豹,或蹲如鸟雀。
或如袍笏立,或如甲胄擢。
空曲入盘突,迷眩吞牙角。
谁云上滩难,吾行得至乐

关于诗人

康有为(1858—1927)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