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同人上韬光寺观春霭

清代· 王季珠

精气华光泄一胎,松篁绿霭拥楼台。山灵自写新图画,高向天空张挂来。

旅舍感怀

清代· 王初桐

萧萧蠹叶下高藤,客舍惊心感慨增。万里星河秋早雁,一帘风雨夜深镫。

买田计就思阳羡,卖赋金完忆茂陵。几日阴晴浑未定,青山满眼曲阑凭。

土桥

清代· 王初桐

鹿角关头小市廛,土桥雪后见平田。鸦盘枯树荒村外,云漏斜阳断塔前。

故国江山空极目,天涯风景又残年。可怜一宿萍踪地,回首安陵亦黯然。

观磨崖碑作

清代· 王初桐

七十二君辇道荒,云亭踪迹俱微茫。祖龙之碑既无字,金函玉检疑荒唐。

开元天子履全盛,意气直欲无轩皇。东封自古称大典,遂令下诏开明堂。

勒铭大抵示符瑞,挥洒御墨辉天章。高文或出燕许手,长篇大幅何煌煌。

当时海宇本殷富,发扬蹈厉穷铺张。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强。

芝英鹤头体制别,笔势仿佛酸枣兼中郎。焦山鹤铭鼎铭何足数,庶与朱陵洞天岣嵝铭相方。

惜哉天宝末,诸杨乱其纲。风尘澒洞一朝起,鼙鼓动地来渔阳。

珠沈玉碎铜狄毁,惟有此碑终古垂琳琅。毋乃鬼神自有木甲护,不然安得风饕雨虐依旧光芒长。

流传完本世间少,颇思拓之以硬黄。他时携归向吴会,什袭珍作萧斋藏。

奈何梯青蹑翠必钜费,而我羞涩垂空囊。耸肩仰面百遍读,口角流沫神扬扬。

信知岱宗大观此第一,秦松汉柏皆枯僵。

宁海双松歌

清代· 王初桐

昔游慈仁寺,下马寻双松。金元旧物竟何有,毗卢阁圮荒烟空。

五年薄宦来东海,别有双松此间在。不知是宋是金元,约计亦逾三百载。

古貌虬髯剧怪奇,屈蟠偃蹇老龙姿。若教拔地拿云去,定见杈丫鳞鬣撑之。

而只今排立依兰若,黛色参天翠交错。谡谡风涛半夜生,泠泠琴韵诸天落。

为栋为梁匠石来,千秋万岁明堂开。天生大才必大用,才人未必皆尘埃。

平生小隐隐林薮,自顾原非斫轮手。归去清斋摘露葵,著书长伴支离叟。

鹧鸪天 其二

清代· 程颂万

菊后梅前见一枝。聪明真个比红儿。疑郎设想三生语,坐我慵妆两小时。

呼桂姊,趁兰姨。东风信息小乔知。高花冷眼红楼角,谁更微之与牧之。

米元章墨迹歌,为张明经作

清代· 陈肇兴

宝晋行书世寡偶,挥毫落纸云烟走。真迹长留天地间,玉匣珍藏重鼎卣。

下书元祐戊辰年,上书古诗三五首。盈笺满幅势槎拿,字字精神何抖擞!

锋铓微露姿致生,出入二王变欧、柳。譬如老将练奇兵,长戈短弩屹相受;

又如狮子搏狐兔,毛爪森张声怒吼。世间石刻重描摹,传者十失其八九。

得此尺幅墨生光,真赝从兹堪晰剖。毋乃上帝爱颠书,鬼物神工互相守。

不然相距七百有馀载,宋家台树归乌有!一十八叶乌丝笺,蟫餐蠹蚀亦应朽。

那得绵延四代间,法物留传等琼玖。当时庆历诸名公,纷纷姓氏跋其后。

一字千金价匪高,临摹直不数蝌蚪。一朝零落随变衰,婉转终归浪子手。

田园荡尽绮罗空,携来市上图糊口。岳珂已死华亭没,世远年湮见者狃。

我从君斋借一观,心摹手搥目瞪久。归来画肚十回思,胜事惊誇示朋友。

自惭好古困家贫,遇古不购古应咎。长歌一曲表恂忱,寄语斯人莫尘垢。

片纸文字足千秋,此是吾儒无量寿。

程季静斋中同诸子即事

清代· 夏力恕

屐齿累累索酒杯,君家兄弟叠相陪。一株花底残更坐,百舌声中晓梦来。

老眼湖山归澹泊,旧墙风雨上莓苔。澜翻那记通宵语,正欲题诗墨沈催。

出庐山作用十二儿韵

清代· 夏力恕

旧游庐山南,今过庐山北。山光两腋间,忽忽生羽翼。

初行尚晴明,青苍无气力。云重倏黯然,遥天卷虚白。

雨脚穿云根,四围不可划。石级水生波,溟濛入泽国。

燎衣茅店中,粗粝供晚食。黄昏到古寺,寂寂帘影黑。

佛火犹未然,碑碣杳难识。踏石寻归路,张镫望素壁。

中有绝妙辞,粉落字半蚀。酬唱坐欷歔,一例天涯客。

拳手暂支头,万窍号枕侧。窗外有星芒,起行望山色。

山尽雨亦休,回首浩无极。

王荆公故址

清代· 夏力恕

巍巍公辅地,乃在城东隅。春风为惨淡,野鸟相招呼。

宋朝享祀配尼父,数百年来委残土。此心致主岂有他,学古无权空灭古。

遗蘖重生叹末流,党人名姓石工羞。皋夔稷契亦已矣,读书执拗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