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所见(六首选二)

清代· 赵翼

其一
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
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
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
危楼有凭槛,刘桢方平视。
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
矮人看戏归,自谓见仔细;
楼上人闻之,不觉笑喷鼻。

其二
何处夫己氏,作吏印悬肘;
望门计民赀,掩取鱼入笱。
呜呼百金产,中人岂易有!
饥肠忍吼牛,劳筋羡眠狗;
铢铢积数世,方期保敝帚。
一朝威攫之,空空剩两手。
竭彼祖父力,贻我子孙守;
天道果有知,此物可能久?

苏轼偃松图

清代· 乾隆

东坡先生倔强人,画禅笔阵皆相似。
秃毫特写老松枝,老松枝偃性不死。
譬如壮士头可断,古心劲节焉肯毁。
磕敲应作青铜声,虚堂谡谡寒涛起。

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

清代· 乾隆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
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
巾流嵽嶫如补陀八功德水澄无波,
精蓝信宿可留憩,层楼阿阁何须多。
青雀黄龙尽收楫,笳吹笙歌送西日,
帆樯远近挂红灯,照入江天星点赤。
髯翁醉醒风雅魄,奇句孤吟深夜黑,
信耶非耶漫强明,律中要使鬼神惊。
六百年来人莫识,我偶拈庚答风物。
滥觞远忆巴岷山,土鼓云门拳石顽,
清赏凭高兴未已,烹茶更试中泠水。

金缕曲 和吴文英《梦窗词》

清代· 顾太清

绝顶春风早。见无边、红英绛萼,满枝花好。枝上黄鹏飞过处,认取重来路杳。

此寂寂、洞天谁到。十二栏干人倚遍,衬云容山色真容貌。

启窗户,对清照。

月华乍吐东山小。淡银河、流云几缕,疏星多少。翠被难禁春宵冷,况值游仙梦了。

尚残烛、灯花袅袅。不是管弦歌舞地,更何须蜀锦花缠帽。

晨雾敛,世间晓。

题欧阳修小像

清代· 弘历

是谁三鬣俨图诸,太守风流忆治滁。题咏名高宋人物,操弦韵轶古樵渔。

醉翁乐匪山林也,遗像逸真水月如。使节新从酿泉过,依然乡井下风馀。

云中至日

清代· 朱彝尊

去岁山川缙云岭,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怜日至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
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清代· 姚鼐

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万峰海上碧沈沈,象伏龙蹲呼不起。

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

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

天风飘飘拂东向,拄杖探出扶桑红。地㡳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不知万顷冯夷宫,并作红光上天上。使君昔者大峨眉,坚冰磴滑乘如脂。

攀空极险才到顶,夜看日出尝如斯。其下濛濛万青岭,中道江水而东之。

弧臣羁迹自叹息,中原有路归无时。此生忽忽俄在此,故人偕君良共喜。

天以昌君画与诗,又使分符泰山址。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大地川原纷四下,中天日月环双循。

山海微茫一卷石,云烟变灭千朝昏。驭气终超万物表,东岱西峨何复论。

霄汉楼

清代· 姚鼐

三十年前登此楼,招携绿鬓赋沧洲。四山杂树排檐入,万里清江抱郡流。

过眼云烟窥物外,凭栏花鸟又枝头。层轩尚有斜阳白,更就明霞望逝鸥。

怀刘海峰先生

清代· 姚鼐

先生高卧楚云旁,贱子飘摇每忆乡。四海但知存父执,一鸣尝记值孙阳。

于今耽酒能多少,他日奇文恐散亡。脱足耦耕如未晚,百年吾亦发苍苍。

秋宵怀湖上

清代· 高鼎

萧疏树影过西墙,残月溶溶到草堂。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

延青水榭吟诗舫,饮渌山庄斗酒场。一自孙卢蹂躏后,悲风燐火啸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