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密夫有关的诗词

任城李太白酒楼歌

清代· 王鸣盛

任城酒楼高入云,游丝飞絮何纷纷。竹溪六逸今安往,断碣苍苔蔽榛莽。

汶水东流去不回,徂徕秀色空森爽。红泥亭子赤阑干,当年豪饱来盘桓。

沈香牡丹看不足,骑鲸径去埋青山。我向东门游,登楼纵高宴。

鲁酒白玉壶,不用金龟换。醉眠衣上斑斑红,几点春风落花片。

我无谪仙百首诗,兴酣一斗颇似之。鸬鹚之杯葡萄酦,何当唤起同醉楼头月。

题沈临江邀赐亭

宋代· 赵蕃

昔我过此暑正薄,是时此亭亦新作。竹移不问醉与迷,柯叶一敷无病箨。

今兹再来毒热新,客尘昏昏能病人。正思一坐此亭上,骇俗宁待徵龙鳞。

世将大热比酷吏,亦以清风喻君子。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

嗟我行色一何迟,不及亭成分韵诗。竹溪之逸故难著,竹林之贤容可追。

游九顶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韵

宋代· 员兴宗

君不见昔贤声名渺云边,追慕茫茫千百载。
东山遗墨不尘埃,南海碑辞尚光彩。
是公胸怀冰镜清,当时玉署厌残更。
惟馀清梦到古寺,因为亭宇加修名。
亭边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师六逸。
清音不断山不磨,人间衮衮成今昔。
徃日中都朋党兴,贤者皆思御李膺。
元祐谏纸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
我闻胶西黄楼宾主列,赋就价喧君弟辙。
彼楼虽已陷幽都,名号犹为人记别。

董村小隐歌

明代· 王世贞

丈人卜筑董家村,村中风物宛可论。董家犹称孝子里,丈人别作素侯门。

门前草没车马迹,邻父虽过不争席。数枝慈竹溪上青,二月墙头杏花白。

蚕子欲帖千芳齐,习习春风生杖藜。人如畏垒无惊辙,业学尸乡不养鸡。

有田七百但种秫,酿得新醪如刺蜜。谷在何须用虎防,杏成任自从人乞。

有子策奏天人奇,回头却笑昌黎诗。男儿遇酒即快饮,人不识,安用天公知。

纪梦寄家弟石生

清代· 舒梦兰

江上木末呼秋风,梦中得句何匆匆。丹枫白蘋斗颜色,竹溪花榭遥相通。

仙人有意延白日,钗凤亦欲栖青桐。帘栊鹦鹉讳言客,菊奴坐我寒香中。

楼栏一笺自飞堕,乞余题咏白头翁。平生未尝识此鸟,千言立就无雷同。

醒来但记此一语,七字莽莽殊不工。重扃落叶涉冥想,繁霜入幕悲吟虫。

人间此景岂易得,赖有梦境为诗筒。挑镫点笔绘影响,船窗水月方玲珑。

题昌化陈孝子传

元代· 张翥

百丈山前妾逢主,礼贤镇中子逢母。三十馀年昨日同,白发相看泪如雨。

阿㜷去时未断乳,儿壮得知心独苦。清湖老妪天所留,逆旅主人神使语。

归来桑竹溪之浒,妇前持觞儿起舞。双瓜生祥表秋圃,岂用旌书动官府。

吴人买妾纷莫数,岁满母归遗子女。巷南巷北不相觅,况复山川两脩阻。

呜呼千秋复万古,孝子之名在寰宇。世上滔滔忘母人,不愧唐昌一抔土。

那尔苏台梁西山根纪事

清代· 朱圭

山形陕而椭,峻极逾层梁。螺旋更上上,蚁折盘高冈。

昨宵秋气肃,晨起白露凉。旸升照晃耀,红树烘青苍。

傍午驻山根,飞捷制电将。竹溪大师克,秋望屠封狼。

蒲卢投绝崖,倒挂贰负僵。大小馘两耳,左右不相当。

穷殛信有徵,芟割董莠稂。七年芽蘖尽,余丑秋蜩螗。

从此巴蜀秦,荡涤天河滂。送喜正恭默,一诚通上方。

中外动听睹,于赫扬烈光。我皇恫黎赤,谦益遵虞唐。

黄弥守画吴江新霁图

宋代· 党怀英

江云卷宿雨,江风散晨烟。山光烟雨润欲滴,影堕江水空明间。

修蛾新妆翠连娟,下拂尘镜窥明蠲。渔舟来何许,触破青茫然。

中流水肥鱼逆上,受网应有松鲈鲜。借问张季鹰,西风几时还。

渔郎理网唤不应,但见水碧江涵天。如何尘埃中,眼界有许宽。

道人胸次陂万顷,为写此境清而妍。苍崖无尘树影寒,直欲坐我苔矶边。

我家竹溪阴,小艇横青涟。异时赤脚踏两舷,不应尚作披图看。

临溪楼

宋代· 敖迈

花溪老子昔喜花,红云紫霞香满家。
竹溪逸士昔爱竹,翠霭苍烟阴绕屋。
羌兹伟人临溪楼,唐相之裔来溪头。
奄有花竹著楼所,日与溪山作宾主。
手抉银汉地上流,仰送飞鸿俯盟鸥。
沧浪濯缨尘化雪,清泉烹茶团碎月。
曾似元龙意气豪,湖海偃卧百尺高。
又似仲宣销忧赋,客居江左非吾土。
不如祝翁画栏前,梯身此楼近青天。
湔心此溪赴沧海,楼名溪声可千载。

同诸公饯望元因宿谷隐以何当风雨夜复此对床

宋代· 李廌

雨气天末来,暝色江皋起。
层林蔽楼观,黯淡水云里。
匹马何所从,翩翩五公子。
异时天一方,相遇忽在此。
温言各慰惜,道旧半悲喜。
熠熠萤度帏,泫泫础流泚。
他乡念羇旅,况复饯行李。
一笑未易阑,相望迹千里。
秋江冒后土,余潦满沟浍。
行人泥没輈,腐黍乱荒荟。
结客山中游,风雨在颠沛。
峥嵘栋宇下,磊落宜我辈。
还同竹溪逸,笑傲盼庭桧。
繁阴阻杖履。曀曀几弦晦。
谁能决顽云,共此明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