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大全

字母:
姓氏:

[南北朝]释洪偃

释洪偃,梁天监三年——陈天嘉五年(504—564),六十一岁。南朝陈高僧。俗姓谢。会嵇山阴人。少小出尘,从龙光绰公学,神悟绝伦。唐道宣《续僧传》卷九本传称其。“闭志闲房,高尚其道。间以寻缃阅史,广求多见。秋水春台,清文迥出,壮思云飞,英词锦烂。又善草隶,见称时俗。纤过芝叶,媚极银钩。故貌义诗书,号为四绝。当时英杰,皆推赏之。”梁简文劝之还俗入仕,不听。后于建康宣武寺讲经,盛极一时。撰有《成实论疏》行世。 共3首诗词

[宋代]释慧性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发,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历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 共114首诗词

[宋代]释冲邈

释冲邈,徽宗政和中居昆山。有《翠微集》,已佚。事见《昆山杂永》卷中。今录诗二十六首。 共19首诗词

[宋代]释亮

释亮(一一五三~一二四二),号西山,俗姓税,梓州郪县(今四川三台)人。少嗜佛经,礼本县文才院僧普明为师。受具毕,往成都大圣善寺,择三学名流北面师事之。后往毗陵华藏,参礼涂毒策,策器之,与之偕移径山,多依堂中第一座遁庵宗演决所疑。宗演开法藏,亮与之偕。后出世建康府清真寺。晚住庆元府小灵隐寺。理宗淳祐二年卒,年九十。为南岳下十七世,遁庵宗演禅师法嗣。有宋觉心等编《西山亮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本《语录》及所附居简撰《塔铭》。今录诗二十八首。 共36首诗词

[明代]释今壁

释今壁,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东莞人。俗姓温。弱冠出世,习毗尼于鼎湖。闻天然禅师倡道雷峰,徒步归之。禅师一见知为法器,许以入室。清圣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与澹归禅师同日付嘱。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云。未几示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共27首诗词

[宋代]释行瑛

释行瑛,法号广鉴,俗姓毛,桂州(今广西桂林)人。住庐山开先寺。为南岳下十三世,东林照觉总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共26首诗词

[清代]释大汕

释大汕(约1636-1705)本姓徐,字石濂,江南吴县人,主广州长寿庵。其诗清丽,著有《离六堂集》,《离六堂近稿》。 共1首诗词

[宋代]释道行

释道行(一○八九~一一五一),处州(今浙江丽水)人,俗姓叶。幼有出尘志,间从天宁微禅师游。年十九,礼普照觉印英禅师,得度。去参佛眼清远禅师,契悟。后辞省亲。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徐康国知处州,请开法于寿宁。次迁法海天宁乌巨。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从知饶州陈璹请,至饶。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称雪堂道行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四十六首。 共60首诗词

[明代]释今沼

释今沼,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共106首诗词

[宋代]释普岩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共63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