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杨方
杨方,东晋会稽人,字公回。初为小吏。为诸葛恢所识,荐郡功曹主簿。王导辟为掾,迁司徒参军事。求补远郡,欲闲居著述,补高梁太守。以年老,弃郡归。卒于家。有《五经钩沈》、《吴越春秋》等。 共12首诗词
[宋代]杨济
杨济,字济道,晋源(今四川崇州)人,一作遂宁(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三)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除秘书郎兼日历所编类圣政检讨官。六年,进著作佐郎。嘉泰元年(一二○一),出知果州。终潼川路转运判官。有《钝斋集》,已佚。事见《鹤山集》卷五三《杨济道钝斋集序》、《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共3首诗词
[宋代]杨异
杨异,字叔贤,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与陈希亮相继为进士(《宋史》卷四二六《张逸传》)。尝为荆州幕,后改知郁林(《湘山野录》卷上)。仁宗嘉祐五年(一○六○)至八年为都官员外郎(《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 共2首诗词
[清代]杨名时
杨名时(1661—1737)江苏江阴人,字宾实,号凝斋。康熙三十年进士。历任检讨、侍读,累官云南巡抚。雍正间擢云贵总督,因题本误载密谕获罪,旋革职。高宗即位,召入京师,赐礼部尚书衔兼领国子监祭酒,兼直上书房、南书房。治理学。有《易义随记》、《诗义记讲》等。 共3首诗词
[宋代]杨镇
杨镇,严陵人,字子仁,号中斋。尚理宗女周汉国公主。官至庆远军节度使。喜观图史,书学张即之。善画,尤工墨竹,凡画皆赋诗其上,卷轴印记,清致异常。 共1首诗词
[宋代]杨韶父
杨韶父,字季和,号东窗。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进士。诗人。 共3首诗词
[宋代]杨皇后
杨皇后(1162—1233)会稽人。宁宗后。少以姿容入官,失其姓氏,后有杨次山者,自称其兄,遂姓杨。累进贵妃,与曹美人俱有宠。韩皇后死,韩侂胄劝立曹美人,宁宗不听。嘉泰二年立杨为皇后。因深恨侂胄,后指使次山与史弥远谋杀之。宁宗死,弥远谋废皇子赵竑而立成国公赵昀,杨后无奈,矫诏废竑而立昀,是为理宗。尊为皇太后,同听政。次年撤帘。卒谥恭圣仁烈。 共65首诗词
[清代]杨澄
杨澄,字元卿,吴县人,澈妹,侍郎徐念飏子、太学廷栋室。有《鹊巢阁词》。 共6首诗词
[唐代]杨凌
杨凌,中唐人,与其兄杨凭、杨凝并称“三杨”,因官至大理评事,又称“杨评事”,著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其书作《杨评事文集后序》。 共20首诗词
[清代]杨锐
杨锐(1857—1898)四川绵竹人,初字退之,后字叔峤,又字钝叔。初入张之洞幕。光绪十五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后以陈宝箴荐,加四品卿衔充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政变起,与谭嗣同等同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说经堂诗草》。 共12首诗词
著名诗人
诗人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