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为「虞美人 」的诗词(841 首)

虞美人 梦中得“莓苔绿到题诗处”七字,足成之

清代· 陈洵

莓苔绿到题诗处。寂寂莺啼曙。朅来沽酒旧旗亭。风里柳花如梦不曾醒。

尊前人意依然好。天与声名早。罗衣还有泪痕无。多少才人零落在江湖。

虞美人·犹疑绿萼花微甚

宋代· 刘辰翁

犹疑绿萼花微甚。难与青莲并。
青莲朵朵是天人。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
多情素质尘生步。况被潘妃污。
此花仍是□微赪。却似娇波波外、两眉青。

虞美人 其四 雪湖

清代· 俞樾

青山一夜头都白。大地琼瑶积。玉龙百万戏长空。只剩红墙半角、是行宫。

何人载酒来相就。要与严寒斗。堤边几树老槎枒。误认疏疏落落、尽梅花。

虞美人·痴云压地风尘卷

宋代· 周紫芝

痴云压地风尘卷。雪共春寒浅。山城寒夜不烧灯。时见竹篱茅舍、两三星。九衢风里香尘拥。十载鳌山梦。如今独自倚冰檐。落尽短檠红灺、不成眠。

虞美人

金朝· 李晏

佳人酒晕红生颊。滟滟霞千叠。雨馀红泪湿黄昏。误认当年人面、倚朱门。

飘零又送青春莫。怅望刘郎去。教人不恨五更风。只恨马蹄无处、避残红。

虞美人 其一 九日,同姚庸庵、张德远、左夔友诸君,泛湘湖登越王城,和庸庵韵。

清代· 毛奇龄

平明载酒登高去。湖畔停船处。几株乌桕未全红。犹喜黄花开遍小桥东。

长江一望环如带。放眼千山外。开樽更上越王城。多少夕阳江上晚来晴。

虞美人·许直臣县长示我感时长歌,读毕书后,却寄

清代· 杨玉衔

虹霓壮吐胸中气。血泪斑斓字。哀弦变徵不成声。莫认转移别调学风筝。

鸡长风雨天如晦。魑魅逢人侮。世间醒醉尽由他。奈我肝肠得酒露槎枒。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 其八 虞美人

元代· 邵亨贞

天涯绿遍王孙草。魂梦长飞绕。长安无复丽人行。只有青山依旧向人明。

平泉金谷俱陈迹。古路荒苔碧。金鞍去去不思归。不道绿窗深处故人非。

虞美人

宋代· 陈克

小山戢戢盆池浅。芳树阴阴转。红阑干上刺蔷薇。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
绣裙斜立腰肢困。翠黛萦新恨。风流踪迹使人猜。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

黄莺儿 虞美人草

清代· 吴绡

纤影弄轻风。记闲歌、楚帐中。盈盈欲舞轻身动。英雄路穷。

佳人泪红。莲花恨血胭脂重。别重朣。千年艳魄,争忍过江东。

虞美人 月夜闻箫

清代· 周星誉

苔阴露气濛濛地。人影和花腻。久抛旧事不思量。为甚今宵心上恁凄凉。

红箫一曲风帘底。吹得春魂起。莫教容易说回肠。月也被他愁作酒般黄。

虞美人 九月十七日泊嘉兴,时将由枫泾入沪,不经吴门矣,感赋此解

清代· 周星誉

听风病酒秋江路。笛怨萦花步。湖名空自号鸳鸯。怎不替流欢梦到横塘。

水西驿下走重系。楼阁斜阳里。萧萧红桕乱栖鸦。可是小桥东去那人家。

花间虞美人 为广陵何茹庵题像 像在荷塘竹岙间旁有两姬人侍

清代· 陈维崧

角弓硬箭黄金弝,须上淩烟画。不然脱帽五湖天。

藕丝篁粉伴茶烟。亦前缘。

雄心毕竟轻馀子,知我佳人耳。双挼裙带绕花行。

凉轩水槛十分清。说平生。

虞美人·谁将击碎珊瑚玉

宋代· 范成大

谁将击碎珊瑚玉。装上交枝粟。

恰如娇小万琼妃。涂罢额黄嫌怕、污燕支。

夜深未觉清香绝。风露落溶月。

满身花景弄凄凉。无限月和风露、一齐香。

虞美人

宋代· 蔡伸

鸾屏绣被香云拥。平帖幽闺梦。觉来重试古龙涎。深炷玉炉、烧气不烧烟。
匆匆人去三更也。月到回廊下。出门无语送郎时。泪共一天风露、湿罗衣。

虞美人草

明代· 王佐(汝学)

秦代有佳人,嫁与重瞳客。一剑起陇亩,万夫惊咤叱。

自言初嫁夫,倚此拔山力。天地有崩陷,此身得安息。

夫何事多违,往事成追忆。始也斩冠军,提兵入赵壁。

秦军三十万,土崩原野赤。指挥五诸侯,在手左右易。

西楚霸乾坤,诸侯皆列辟。刚强本难恃,百胜竟何益。

无何屡胜后,一败见中极。垓下决雄雌,楚歌惊四剧。

汉已得楚乎,是何晚也识。壶关三老书,此汉基王迹。

汉已得楚者,胡不早惊惕。从来学兵法,本学万人敌。

一姬儿女身,可当雄剑击。姬兮神不死,年年春草碧。

虞美人 福州北还雨中观梅

元代· 宋褧

十年久共梅花别。乍见殊佳绝。腊前风景雨中天。翠竹青松恰好、映清妍。

繁枝开遍香成阵。触目忘离恨。玉人谁使似冰肌。酒罢歌阑一向、又相思。

虞美人(酬卫卿弟兄赠)

宋代· 葛胜仲

三年曾不窥园树。辛苦萤窗暮。怪来文誉满清时。柿叶书残犹自、日临池。
春秋新学卑繁露。黄卷聊堪语。家人不用寄龟诗。行看升平楼外、化龙归。

虞美人 六禾称病谢客,不忘填词。依调慰之

清代· 杨玉衔

茂陵秋雨文园老。偶尔慵修稿。偎衾搔背倩麻姑。为问维摩丈室散花无。

人言酒是长生药。休浪辞杯杓。客嘲宾戏钓诗钩。拟仿陈琳驰檄愈瞒头。

虞美人 秦淮纪事

清代· 龙光

我来顿觉秦淮老。绿褪垂杨杪。小桥何处笛声寒。

多事凉飔吹曲恼凭栏。

无聊况复临桃叶。古渡横兰楫。星微月暗一登楼,又是河边莹火向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