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为「西湖 」的诗词(2116 首)

西湖月

清代· 李符

双清楼外花桥,压钿镜空波,剪莼春晚。索郎酒载,莲泥插桨,草堤铺毯。

新蟾容易堕,趁断港、渔灯寻曲院。只怪得、未了吟情,楚尾燕樯催散。

昔游恼乱回肠,是挑菜收裙,倚桃遮扇。旧乡凝望,可堪又对,败芦沉雁。

秋峦枫似锦,终不比、孤山青一片。况那日、紫曲閒门,谱箫人远。

和晏相公西湖

宋代· 韩维

鸣蝉忽以急,夏景晏林塘。
不知何山雨,飒然送微凉。
荷茭忽翻倒,四散飘暗香。
清渠决决流,碧色浸稻身。
零落堕林实,琐碎开水芳。
公来必乘晚,散步方徜徉。
箫鼓不从后,笔牍常在旁。
游鱼自成族,飞鸟不乱行。
周览时景佳,郁穆发新章。
何意蓬荜士,传贶谬所当。
时方苦炎暵,汗下挥其滂。
三复大雅作,清风肃衣裳。

西湖竹枝词 堤上行三首 其一

元代· 郭翼

碧水楼楼三月春,蛮儿个个唱歌新。通海坊中人作市,灵慈宫里乐迎神。

咏西湖十洲 芙蓉洲

宋代· 刘珵

翠幄临流结绛囊,多情长伴菊花芳。谁怜冷落清秋后,能把柔姿独拒霜。

郴江百咏并序·西湖

宋代· 阮阅

岸草江花对夕阳,满船新月夜鸣榔。
秋清菡萏红千柄,风静琉璃碧一方。

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宋代· 张镃

卖龟船小漾漪涟,折得蘋花亦当钱。
我自沧洲隔三载,此花风调只依然。

西湖秋晚

宋代· 叶绍翁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西湖竹枝词五首 其一

明代· 朱朴

湖头春水绿于苔,滉漾绿酒浮金杯。瞰湖楼子知多少,扇扇红帘影倒开。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六十三 鍊丹井

宋代· 郭祥正

欲息丹中火,须沈井底泉。何如栽杏实,亦解上青天。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四 许先生书堂

宋代· 郭祥正

丹井光长在,空堂貌亦存。邻僧深夜磬,时复与招魂。

西湖十咏 其九 三潭印月

元代· 尹廷高

波仙鼎立据平湖,天影清涵水墨图。夜静老龙鳞甲冷,冰壶深处浴明珠。

西湖春游

宋代· 陆游

灵隐前,天竺後,鬼削神剜作岩岫。
冷泉亭中一尊酒,一昌可敌千年寿。
清明後,上巳前,千红百紫争妖姘。
冬冬鼓声鞠场边,秋千一蹴如登仙。
人生得意须年少,白发茏锺空自笑。
君不见灞亭耐事故将军,醉尉怒诃如不闻。

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

宋代· 张炎

水西船,山北酒,多为买春去。事与云消,飞过旧时雨。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
正延伫。乱花浑不知名,娇小未成语。短棹轻装,逢迎段桥路。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宋代· 葛立方

跨马绿杨堤,左右临无地。
鞭影堕清泚,乌帽入花翠。
老龙拿半空,九里作青吹。
闻声类击竹,心与景相值。
许由厌瓢鸣,渠未领真意。

西湖春游曲 其九

明代· 区大相

青阳既荡渭,绿水复盈淇。有女怀春出,容颜不可思。

流光一抛掷,沉叹返空帷。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

元代· 于立

杨柳树头双鹁鸪,雨来逐妇晴来呼。鸳鸯到死不相背,双飞日日在西湖。

西湖歌寄方思道

明代· 皇甫涍

西湖窈窕三十里,柳丝含烟拂湖水。
青山荡漾春风来,苏公堤边花正开。
玉缸春酒映江碧,几醉江花柳花白。
城头日出照高楼,银筝翠管喧行舟。
吴姝如花卷绡幕,山水倒入金屏流。
朝来复脱千金骏,还有床头紫绮裘。
人生行乐莫顾惜,落日松风吹古丘。
我忆京华旧游地,鱼浦东看动愁思。
醉里空歌镜湖月,梦中尚识孤山寺。
信安使君还旧溪,应对花卮惜解携。
白沙翠竹无人问,湖上孤吟闻马嘶。

秋日西湖閒泛

宋代· 林逋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题西湖十景叠旧作韵 其三 花港观鱼

清代· 弘历

玉泉空说鱼称锦,蕉石还邻港号花。名色任增新点缀,跃潜终让旧风华。

董邦达西湖图

清代· 弘历

昔传西湖比西子,但闻其名知其美。夷光千古以上人,岂有真容遗后世。

未见颜色贵耳食,浪以湖山相比拟。湖山有知应不受,髯翁何以答吾语。

吁嗟吾因感世道,臧否雌黄率如此。岂如即景写西湖,图绘真形匪近似。

岁惟二月巡燕晋,留京结撰亲承旨。归来长卷已搆成,俨置馀杭在棐几。

十景东西斗奇列,两峰南北争雄峙。晴光雨色无不宜,推敲好句难穷是。

淀池水富惜无山,田盘山好诎于水。喜其便近每命游,具美明湖辄遐企。

北门学士家临安,少长六一烟霞里。既得其秀忘其筌,呼吸湖山传神髓。

此图岂独五合妙,绝妙真教拔萃矣。明年春月驻翠华,亲印證之究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