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为「西湖 」的诗词(2116 首)

西湖泛月

清代· 文静玉

西子湖边月,流纹荡画桡。露花青雀舫,烟柳赤阑桥。

旧谱《霓裳》忆,新词翠袖娇。谁家珠箔里,凉影一枝箫。

夜泛西湖示桑甥世昌

宋代· 陆游

嗟我客上都,忽已见暮春。
骑马出闇门,眯眼吹红尘。
西湖商贾区,山僧多市人;谁令污泉石,只合加冠巾。
黄冠更可憎,状与屠沽邻,齁齁酒肉气,吾辈何由亲!少须一哄散,境寂鸥自驯。
举手邀素月,移舟采青苹。
钟从南山来,殷殷浮烟津。
鹤发隐者欤?长歌收钓缗。
畏冷不竟夕,恨此老病身。
明发复扰扰,吾诗其绝麟。

西湖晚归

宋代· 宋伯仁

风力尖纤酒力微,重添脱下薄绵衣。
心忙愈觉苏堤远,趁得渔船载得归。

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

宋代· 陈造

杖挑初日闯云关,忽报充师早下山。
煮茗谭诗有贤子,免教题凤怅空还。

立春先一日陪王虞石侍御饮西湖即席赋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不是欣同赏,其如胜地何。濡毫山借丽,洒泽水增波。

淑气催玄籥,薰风入浅莎。霜威人所惮,今已布阳和。

西湖杂兴四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岳王犹有庙,宋帝更无宫。水夹层城丽,山盘万户雄。

园陵深夜雨,松槚冷春风。无泪挥前代,吴燕在眼中。

西湖竹枝歌(九首。一作“小临海曲”)

元代· 杨维桢

家住城西新妇矶,劝君不唱《金缕衣》。

琵琶原是韩朋木,弹得鸳鸯一处飞。。

忆秦娥(西湖)

宋代· 蔡伸

湖光碧。春花秋月无今昔。无今昔。十年往事,尽成陈迹。
玉箫声断云屏隔。山遥水远长相忆。长相忆。一生怀抱,为君牵役。

月上海棠 戊戌闰月,拔兄春闱报罢,复为西湖之游,作以寄意

清代· 李慎溶

征衣浣尽长安土。到西湖、试向旧鸥语。再挂云帆,甚津亭、绿涨来路。

无人地、恨笔谁题瘦句。

携歌行乐休频阻。半阴晴、减了看花侣。已是飘零,况湖山、怨春良苦。

还乡梦、肯信南园乱絮。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九

清代· 钱谦益

堤走沙崩小劫移,桃花剺面柳攒眉。青山无复呼猿洞,绿水都为饮马池。

鹦鹉改言从靺鞨,猕猴换舞学高丽。只应鹫岭峰头死,却悔飞来竺国时。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十一

清代· 钱谦益

匼匝湖山锦绣窠,腥风杀气入偏多。梦儿亭里屯蛇豕,教妓楼前掣骆驼。

粉蝶作灰犹似舞,黄莺避弹不成歌。嘶风朔马中流饮,顾影相蹄怕绿波。

西湖暮归

宋代· 高翥

风荷百顷占涟漪,烟树溟蒙乳鸭飞。
买断小舟休唤客,时穿萍叶载诗归。

西湖泛舟雨中分赋 其一

明代· 欧主遇

山容凉雨洗,湖色远天空。漾演送孤棹,飘飖乘好风。

浴来鸥鸟伴,穿尽蓼花丛。指点伊人处,江桥几度通。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

宋代· 苏轼

东池浮萍半粘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
aa34aa34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
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自罗浮至惠州,游西湖泛月放歌

清代· 丘逢甲

上不见罗浮是惠州,下不见罗浮是广州。仙山不喜近城市,群仙日日骖鸾虬。

我从广州来,十日罗浮游。东坡游后有此客,两山风雨为之收。

晴天佳月逢中秋,一醉十日群仙留。翩然径向惠州去,罗浮送我直上东江舟。

舟行江上风飕飕,云中挥手辞罗浮。但见一江自西至,宛宛东合东江流。

两城夹峙江之头,两城交通浮桥由。附城为市市有楼,百货山积民所求。

东城属县西城府,屹然屏蔽广州东路之上游。东坡自言寄家罗浮下,安知白鹤新居寔在东城陬。

我来自在西城住,梌山一院清且幽。又向西城城西唤湖舫,西湖泛月开金瓯。

此湖东坡去后亦寂寞,对月不饮湖之羞。西城今夕为我迟更筹,罗浮之君傥念我,应寄山中仙酒名酥醪,令我痛饮忘却人间愁。

呼月下饮听清讴,我醉欲眠月自去,湖天漠漠云悠悠。

癸亥秋陪张丞相游西湖和周去华机宜韵二首

宋代· 史尧弼

幸陪双绝巘,偶念莽苍间。
野旱经时赤,行云尽日闲。
萧萧看脱木,悄悄对空山。
几欲兼忘去,江湖独往还。

和新开西湖十洲之什

宋代· 舒坦

洗出烟华紫翠匀,再将绝景付重闉。
千山有影螺垂地,一水无尘镜照人。
香贱钓筒萍雨夜,绿摇花坞柳风春。
杖藜尽日沧浪兴,时有幽人岸白纶。

赵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宋代· 杨万里

船从咏泽过孤山,径度琉璃一簟间。
隔岸多情杨柳树,向人招唤俯烟鬟。

西湖竹枝词六首 其五

元代· 宇文公谅

湖上交秋风露凉,湖中莲藕试新尝。莲心恰似妾心苦,郎意争似藕丝长。

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一首示坐客

宋代· 苏轼

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
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
水天浮四坐,河汉落酒樽。
使我冰雪肠,不受曲蘖醺。
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
哀弹本旧曲,妙耳非昔闻。
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
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