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
唐代· 刘禹锡
次韵西湖竹枝词 其一
元代· 丁复
上塘杨柳下塘阴,阿郎爱人不爱金。塘水西流东入海,水深不似阿侬深。
竹枝词四首 其四
元代· 姚文奂
家住西湖第四桥,自从丱角学吹箫。年来愁得两鬓雪,吹尽春风那得消。
西湖竹枝词六首 其四
元代· 郯韶
阑锁六桥春水深,鸳鸯鸂鶒荡人心。吴儿生长自吴语,却向船头学楚吟。
竹枝词三首 其三
明代· 郑关
十二滩头水拍天,千山阴雨万山烟。自从一值风波恶,不敢回头望客船。
竹枝 其十二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明代· 俞彦
廉明太守来姊归。千家万家香午坎。
竹枝词二首
宋代· 孙光宪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萝万丈表长寿。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竹枝词四首
明代· 吴鼎芳
赤嵌竹枝词 其七
清代· 孙霖
除却风风雨雨天,分装急唤渡头船。深秋播种清冬熟,拣得西瓜贡十员。
竹枝歌
宋代· 孙嵩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
元代· 马贯
吴姬轧轧小车红,争来陌上看春风。不敢高声唱歌去,恐惊丞相在船中。
竹枝词
明代· 唐之淳
春来日日起狂风,不分南北与西东。行客怕风兼怕水,几时上得吕梁洪。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七
清代· 牛焘
龙祠二月骞神丛,雪里山茶插鬓红。共道山灵从不老,山灵旧是白头翁。
竹枝词 其二
明代· 徐渭
弄玉吹箫在凤楼,凤鬟度曲亦悠悠。略攒秋月双蛾晓,直遏行云一雁秋。
元代· 吕诚
十八里冈云有无,炎风扫地雪模糊。山川通塞奚能问,閒看清波入太湖。
竹枝歌六首寄胡定安 其四
客棹愁行湘水波,凭郎莫唱《竹枝》歌。好山好水春更好,不见閒人载酒过。
台湾竹枝词 其八
清代· 郁永河
独干凌霄不作枝,垂垂青子任纷披。摘来还共蒌根嚼,赢得唇间尽染脂。
明代· 魏称
好花到处引商船,月子三回缺又圆。郎逐水流常不返,侬如百丈为郎牵。
竹枝词(二首)
明代· 郑善夫
清代· 赵承光
熏风池馆绿阴中。隔断尘嚣逸兴浓。茉莉珠兰香径曲,涤烦时送一声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