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为「竹枝 」的诗词(973 首)

竹枝歌

宋代· 苏轼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
吁嗟忠直死无人,可怜怀王西入秦。
秦关已闭无归日,章华不复见车轮。
君王去时箫鼓咽,父老送君车轴折。
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讙呼。
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
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
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惟有冢嵯峨。
故国凄凉人事改,楚乡千古为悲歌。

苏台竹枝词十首 其四

元代· 薛兰英、蕙英

门泊东吴万里船,乌啼月落水如烟。寒山寺里钟声早,渔火江风恼客眠。

台湾竹枝词 其九

清代· 谢金銮

指甲花香压髻鬖,蛮娘情语夜喃喃。泥人梦里含鸡舌,一椀槟榔出枕函。

吴下竹枝歌七首

元代· 杨维桢

三箬春深草色齐,花间荡漾胜耶溪。
采菱三五唱歌去,五马行春驻大堤。
家住越来溪上头,胭脂塘里木兰舟。
木兰风起飞花急,只逐越来溪上流。
宝带桥西江水重,寄郎书去未回侬。
莫令错送回文锦,不答鸳鸯字半封。
马上郎君双结椎,百花洲下买花枝。
罟罛冠子高一尺,能唱黄莺舞雁儿。
白翎鹊操手双弹,舞罢胡笳十八般。
银马杓中劝郎酒,看郎色似赤瑛盘。
骑马当轩鹄觜靴,西风马上鼓琵琶。
内家队里新通籍,不是南州百姓家。
小娃十岁唱桑中,尽道吴风似郑风。
不信柳娘身不嫁,真珠长络守宫红。

西湖竹枝词 其二

清代· 元璟

鄂王祠上夕阳西,于公墓下杜鹃啼。莫话南征与北守,云消雨歇两峰齐。

竹枝词十首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暮雨朝云神女峰,三朝三暮黄牛踪。入峡来回看不厌,出峡对面不相逢。

竹枝 其八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明代· 俞彦

霜高滟滪月空舲。联翩百丈上泷行。

闻歌竹枝

唐代· 蒋吉

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
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竹枝词 其一

明代· 徐渭

秋日高城大道边,黄花无处不金钱。撩钿惹鬓无他事,只助青楼镜裹妍。

盂兰竹枝词 其十二

清代· 彭廷选

缁流羽士鼓钟鸣,角抵侏儒箫管声。功德由来施此辈,鬼神还是为苍生。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五

清代· 谢金銮

东头地与士番联,处处膏腴未垦阡。日霁遥岑堪眺望,千章材木翠连天。

台湾竹枝词

清代· 梁启超

手握柴刀入柴山,柴心未断做柴攀。

郎自薄情出手易,柴枝离树何时还。

吴门竹枝词四首 其一 上巳

清代· 王泰偕

春阴百五罨秋千,细雨斜风已上天。绿柳江村红杏店,行人破费酒家钱。

吴门竹枝词四首 其二 清明

清代· 王泰偕

唐家天子重清明,细柳为圈赐侍臣。新入吴中风土记,家家门卷柳条新。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

元代· 马贯

百花楼头闻马嘶,郎从花里斗金鸡。朝朝捲起珠帘望,不是郎归不下梯。

分题得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 其七

明代· 史鉴

燕子来时雁北飞,留郎不住别郎悲。小麦空头难见面,春蚕作茧自缠丝。

都下竹枝词

清代· 方文

前朝勋戚盛如云,后裔同归厮养群。
莫向灞陵嗔醉尉,何人犹识故将军?

题薛兰英、蕙英《苏台竹枝词》 其二

元代· 杨维桢

难弟难兄并有名,英英端不让琼琼。好将笔底春风句,谱作瑶筝弦上声。

北门竹枝词十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北门近日好秋光,络绎游人来往忙。银杏豆儿堆碧玉,桂花栗子劈鹅黄。

竹枝 其十一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明代· 俞彦

莫歌月节折杨柳。前溪变声悦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