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为「临江仙 」的诗词(1218 首)

临江仙 其五

清代· 况周颐

往事秦淮流不尽,棹歌悽断吴舲。揭天风色带潮青。

斜阳非故国,名士又新亭。

乞与相思红豆子,消磨记曲银屏。云阶月地各漂零。

扶花成醉缬,仗酒破愁扃。

临江仙 赏荷遁溪

清代· 沈榛

一曲池塘新水绿,画桥通处清幽。娉婷小立似含羞。

绿罗翻翠羽,红映倚兰舟。

潋滟波光晴载酒,衔杯且共渰留。风吹薄醉听吴讴。

碧云飞远浦,白鹭起放洲。

临江仙 寿李节使

元代· 王恽

柱石中朝黄阁相,河山千古南州。多君谈笑觅封侯。朱轮**盖,锦带佩吴钩。满府治声歌五*,稍稍俊气横秋。今年寿席更风流。青云新甲第,一笑醉金瓯。

临江仙(与叶少蕴梦得上巳游法华山九曲池流杯)

宋代· 葛胜仲

小样洪河分九曲,飞泉环绕粼粼。青莲往事已成尘。羽觞浮玉甃,宝剑捧金人。
绿绮且依流水调,蓬蓬酹鼓催巡。玉堂词客是佳宾。茂林修竹地,大胜永和春。

临江仙(寿章丞相)

宋代· 王义山

明日中元生上相,真上相上元生。满城灯火昼三更。台星呈瑞处,一点寿星明。
和气薰蒸开泰运,湖山万里光荣。愿推天地发生仁。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临江仙 赋枯柳

清代· 易顺鼎

剪尽柔丝飘尽絮,白门风色年年。江南何梦不成烟。

玉骢来死后,银燕别生前。

几处红楼飞雪里,痴心犹当搓绵。绿云忆否旧垂肩。

美人都削发,无语证枯禅。

临江仙 望日入邓尉山至圣恩寺万峰草堂庭中梅花下看月,夜漏数下,宿还元阁中

清代· 余一鳌

两度还元阁上,今宵一宿空桑。湖光山色话渔洋。

鹰呼遥警夜,鱼响寂空堂。

小立绿梅花下,满身花影当窗。冷香和月费吟商。

树头潮入梦,水面镜涵光。

临江仙·披袍□[1]地红宫锦

五代· 和凝

披袍□[1]地红宫锦,
莺语时啭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
凤凰双□[2]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
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鸾衾,
兰膏光里两情深。

临江仙 以上十二首菩提偈

元代· 山主

鸡叫五更天欲晓,金镜震地声幽。祥烟轻韵罩清楼。盈空瑞气,风静碧云收。因识夜明如意宝,人人个个圆周。区区休要外边求。回光返照,

临江仙(为顾致尧生日)

宋代· 韩淲

难老一杯春酒美,主人玉鉴清秋。九华山下共追游。朝来多爽气,都向笔端收。
台阁功名归去好,便应衮衮公侯。未妨含笑看吴钩。当年佳梦日,和气瑞光浮。

临江仙(客有逢故人者,代书其情)

宋代· 毛滂

莫恨那回容易别,不妨久远情肠。为人留下旧风光。花枝长好在,馥馥十年香。
便是旧时帘外月,却来小槛低窗。朦胧影里淡梳妆。相看如梦寐,回首乍思量。

临江仙 寄刘建之

明代· 杨慎

寄语东桥东畔柳,且教留住行人。与君相见即相亲。

忍看携手把,分作断肠津。

莫唱阑干花雾曲,温泉剩有余春。明朝关索岭头尘。

相思千里外,回首一沾巾。

临江仙

宋代· 史浩

忆昔来时双髻小,如今云鬓堆鸦。绿窗冉冉度年华。秋波娇殢酒,春笋惯分茶。
居士近来心绪懒,不堪老眼看花。画堂明月隔天涯。春风吹柳絮,知是落谁家。

临江仙 次史梅溪韵三首 其一

清代· 吴湖帆

镫灺偷尝樱颗,屏深暗握荑苗。梦魂真个未曾消。

何当新月约,遥指小红桥。

曲径斜通未远,驯狵默许能饶。宴阑人散冷迢迢。

愁浓春醉里,莫负有情宵。

临江仙(呈祖禹十六叔)

宋代· 晁补之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功名余事不须为。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千钟百首兴来时。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临江仙 其二

清代· 况周颐

一桁湘帘尘不到,除非燕子归来。吴天畅好碧于苔。

月娥琼驾出,流照软金杯。

明日阴晴君莫问,回灯又见花开。非花非雾即蓬莱。

邻娃工度曲,弦管未须哀。

临江仙(寄张安国)

宋代· 韩元吉

自古文章贤太守,江南只数苏州。而今太守更风流。熏香开画阁,迎月上西楼。
见说宫妆高髻拥,司空却是遨头。五湖莫便具扁舟。玉堂红蕊在,还胜百花洲。

临江仙 丁酉之秋,云史赴金陵,填临江仙一阕寄示,率和之

清代· 李道清

一寸离愁千里梦,近来梦也无踪。清秋凉意入房栊。

片云来月地,疏雨落晴空。

云鬓清凉花气淡,夜深独听梧桐。下帘声在雨声中。

一腔离别意,料得与君同。

临江仙(席上次韵韩文若)

宋代· 叶梦得

闻道安车来过我,百花未敢飘零。疾催弦管送杯行。五朝瞻旧老,挥尘听风生。
凤诏远从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莫言白发减风情。此时谁得似,饮罢却精明。

临江仙·夜饮只愁更漏促

宋代· 陈三聘

夜饮只愁更漏促,留连笑罥蔷薇。歌声缭绕彻帘帏。坐中清泪落,梁上暗尘飞。重睹舞腰惊束素,不应更褪罗衣。别来容易见来稀。次公狂已甚,不醉亦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