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令

清代· 陈洵

疏花和人坐到暝。印一分苔冷。户淡无声,行云消倩影。

茶烟供睡目静。但烧叶、霜红交映。怎忍孤醒。沉沉更漏永。

上西平 谭开子贻画并赋西平乐词,见讯志谢

清代· 毛奇龄

叹年华,看不尽,短亭花。更冬残、雪后停车。问谁相忆,寄来满幅是烟霞。

分明指有,西陵渡口人家。

沧洲近,知何处,空历遍,路途赊。念君也、留滞西平,思时便望,望时还见暮云遮。

何年携我,向青山、麓碧湖涯。

上西平

清代· 陆求可

升真天,溪九曲,岭千重。青巉巉、云外芙蓉。谁携蜡屐,踏遍三十六高峰。

只恐那、幔亭宝座尽苔封。

钧天奏,乾鱼祀,今寂寂,昔隆隆。问篯铿、二子朦胧。

云裀霞褥,迢遥清夜宴秋风。曾孙醉后,但无情、云雨西东。

双头莲•荷花池上为友人记忆往事

清代· 董以宁

曲水娇荷,是向日芳姿,采香曾寓。隔墙漫觑。怜宋玉无奈,心头长贮。

故拨弦索三条,倩冰丝传语。花暗处。绢裹秦珠,投伊更无情绪。

闻道薄倖狂生,向鸳鸯社里,铜舆重娶。抛将雁柱。

将往事、竟做一池风絮。别向念四桥头,觅吹箫佳侣。

真堪怅、锦瑟床边,玉人已去。

双头莲 并蒂白莲

清代· 左锡嘉

抛尽明珠,听乍歇吴歌,碧天无际。花开并蒂。正白雨才过,红妆如洗。

似此织就云裳,隔重重烟水。鸾镜底、玉立亭亭,鸳鸯料谙情味。

皎皎不染污泥,试凌波刬袜,香尘微起。银塘月坠。

料此际、仅许个侬双倚。为问一捻冰魂,者夜凉知未。

但剩有、宛转情丝,缠绵自理。

双头莲 岭南元夜

清代· 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

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

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

烧火树妆点,羊城尤壮。听罢白苎吴歈,有周郎座上。

天万里,对酒当歌,相看慷慨。

一枝花 花下惊悟,用辛稼轩韵

清代· 董元恺

技学屠龙手。智擅谈天口。倚长空、下笔冲星斗。想万里鞭箠,肯落他人后。

一旦灰心久。总将相神仙,都听先生乌有。

风吹起、一池春皱。独坐频搔首。抚孤松、还是忘年友。

问蝼蚁乌鸢,也识王侯否。寒食家家柳。便到荒丘,谁消受、只鸡絮酒。

一枝花 其一 春暮坐丁香花下,忆城东牡丹阁矣,用越缦师韵遣兴

清代· 樊增祥

薄暝欺帘阁。听到桑阴姑恶。柳花吹作雪、起还落。

下杜亭荒,无复青笺约。一串真珠络。半拆丁香,酒边消得郎索。

锦甃苔纹错。铜绿春衫嫌薄。小红和淡白、暗评泊。

多分东庵谷雨,鞓红落寞。徙倚阑干角。凤子飞来,一双长傍罗幕。

一枝花 其三 三月初九日过西园,薄阴酿雨,花木皆有寒色,再叠前韵

清代· 樊增祥

软霭笼朱阁。平晓牡丹风恶。紫藤花簌簌、怕吹落。

噀雾双柑,来就新莺约。细柳垂金络。别院鞦韆,网虫低罥红索。

屐齿苔边错。笙舌炙乾金薄。米家书札里、一舟泊。

谁信薰垆画省,薇郎索寞。缓步池西角。散髻归来,卷衣深坐花幕。

拜星月慢

清代· 郑文焯

虎气高秋,鸱夷遗恨,断送山塘七里。走马吹花,带歌声流水。

酒醒处,付与、黄昏一片镫火,满地飘零钿翠。步屧人归,总西风憔悴。

倦追寻,画舸鱼龙队。中年近,早办登临泪。不见柳色苏台,换秋烟萧寺。

坠疏钟、月落城乌起。扁舟夜、暗傍蒹葭舣。莫更向、碎玉阑干,为伤高独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