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耒阳有怀杜工部

清代· 王先谦

自古湖南地,难招旅客魂。渔歌屈颜悴,《鵩赋》贾声吞。

抑郁忧时老,潺湲伏枕痕。当年下巴蜀,何苦向湘沅。

罕见亲知面,徒抛肺腑言。蓬蒿辞朗照,杯炙落尘喧。

淼淼衡阳去,依依郴岸昏。聂贤空接待,崔舅谬温存。

实谶湖边旐,虚谋汉上园。厄深千载恸,道屈百家尊。

舟子传疑墓,诗翁问旧村。公真悬日月,我亦走乾坤。

浦树思依倚,滩流有愤冤。篇章极冥契,飘泊共谁论。

耒阳杜子美墓

清代· 黄景仁

得饱死何憾,孤坟尚水滨。埋才当乱世,并力作诗人。

遗骨风尘外,空江杜若春。由来骚怨地,只合伴灵均。

马通伯属题姚惜抱刘石庵行楷卷子 其一 姚卷

清代· 郑孝胥

明人尚阁帖,香光始一变。国朝竞学董,阉然似乡愿。

梦楼尤侧媚,腼作吴姬面。姬传稍劲秀,董鬼终入腕。

后来有南园,纵笔绝傲岸。纷纷女郎耳,此士真好汉。

晓登韬光绝顶

清代· 厉鹗

入山已三日,登顿遂真赏。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
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
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
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
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
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

和洪月樵见赠原韵

清代· 丁宝光

驱山驾海回波涛,叹君才思逾黄滔。楚词湘怨满秋水,屈子问天日慅慅。

我来东海将归去,与君剪烛忘更曙。江山离乱不可言,家国迁移岂知处。

铸错十州罗绍威,魏地日削何所归。钟仪屈作南冠隐,相对英雄泪满衣。

感君意气最磅礡,锦城岂恋蜀中乐。庾信无心赋小园,何逊有诗留东阁。

大荒晦迹又埋头,乾坤身世等泡沤。中原恢复放翁志,唐室兴亡杜甫愁。

年年萧寺怀齑饭,四海一心思治乱。五岳游踪虽未通,九寰形势已知半。

强作诗人恨且长,那堪异域托徜徉。一朝文物沦殊俗,万里江湖望帝乡。

健飞我亦伤摧抑,得子文章壮行色。台山千载有传人,大名且满江南北。

次韵伯瑶送别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春帆漠漠雨如膏,樯燕留人语太劳。西域化胡诬李耳,南州避地陋黄滔。

愁闻术士谈青盖,醉遣蛮姬拥紫槽。此别更开诗世界,榑桑花发海云高。

感怀漫书 其一

清代· 谢章铤

山阳宿草怨飘蓬,瘦日无光泣雁鸿。九死人间惟我在,万夫意气为谁雄。

岂知刘向还青眼,更觉黄滔有古风。遂使西州门外路,铜弦重唱大江东。

读史 其十七

清代· 孔祥淑

淑德伊云逝,陈篇寄赏音。穷通端有道,常变不移心。

师法班昭诫,难为《女史箴》。内修勤自省,怀古一何深。

日本写东方朔陶朱公多子妇为三星图见陶朱公像甚怪伟因赋

清代· 梁成楠

富者与仙者,两者尔何乐。愿作陶朱公,不作东方朔。

东方先生名神仙,日求二百四十钱。一囊之粟不得饱,大官分肉流馋涎。

今观倭制陶朱像,肉食之貌谁为传。广额丰颐笑开口,两耳如聃垂至肩。

左肩肩巨囊,其中何止百万钱。左手撮囊口,实恐钱刀落地化为泉。

右手擎一鼓,有柄当中穿。想是左提右挈雄心在,昔操军柄今利权。

其下金绳捆载三巨橐,两脚蹴踏两橐坚。一橐且复以臀坐,如畏探囊胠箧然。

不脱军中金锁甲,懔如大敌当彼前。智尽能索始获富,既富情状何可怜。

如斯富者鄙且吝,曷怪爱子中途捐。吁嗟世上守财翁,枉见戏侮日本东。

愿为饥死东方朔,不愿为富者陶朱公。

题牟益?衣卷用谢惠连?衣诗韵即效其体

清代· 弘历

凉飙飒萧瑟,节序忽已催。络纬吟露莎,鹎鶋栖夜槐。

佳人未忍眠,颦眉黯如啼。举首见明月,揽衾对空闺。

忆远各呻吟,命侣聊招携。尺素出文笥,平砧列閒阶。

女伴强笑言,默喻中怀哀。长短准旧度,袗袭别新题。

不裁双鸳鸯,留待君予归。王风咏执簧,七月廑授衣。

图史堪起予,往复卷更开。高咏惠连诗,遑问学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