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诗词网
首页
精选
诗词
名句
诗人
诗集
专题
问答
词牌名
飞花令
搜索
首页
诗人大全
叶茵
叶茵所有的诗词,叶茵诗词全集
南塘偶成
宋代
·
叶茵
静向南塘验物情,东风又绿柳边汀。
梅花密点残棋局,蜗篆斜题小砚屏。
浮世虚无春后雪,故人零落晓来星。
逢时且进杯中醁,休学怀沙赋独醒。
生日对梅口占
宋代
·
叶茵
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
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
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
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裹破春颜。
题顺适堂
宋代
·
叶茵
甫里相望江尽头,得邻而隐了浮林。
落花流水元无碍,野鹤孤云尽自由。
顺裹委心彭泽赋,适时乘兴剡溪舟。
区区世上分蛮触,对客忘言茗一瓯。
林和靖祠
宋代
·
叶茵
鹤去山孤草亦荒,旋吟长句谒虚堂。
束刍尚拟人如玉,一朵梅花当瓣香。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宋代
·
叶茵
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
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
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
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
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
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
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宋代
·
叶茵
已受鲈乡招,柴车异尘鞅。
方春融融时,红紫形梦想。
胜游计自今,乐事何曾往。
迎意引壶觞,班荆集少长。
容膝地有余,意不在袤广。
牧竖良知心,长歌振林莽。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宋代
·
叶茵
蚕姑馈新蛹,篱落桑柘稀。
一茧视万事,浮生同于归。
水浅凉可濯,荷深香可衣。
载言老圃计,勇决无依违。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宋代
·
叶茵
疏牖炷柏子,日与琴书娱。
已复回商飚,凉意浮郊墟。
自成松菊趣,不杂轩冕居。
悠悠鸟脱罟,局局兔守株。
试叩塞上翁,得丧为何如。
元亭抱至道,诗发道之余。
利名莫能束,精神游太虚。
冥想田园归,其乐无时无。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宋代
·
叶茵
控驴灞桥坳,纵棹剡溪曲。
缤纷天上花,拍拍春意足。
能追兹辰欢,独许苏玉局。
憧憧市朝人,继晷犹秉烛。
野翁太无营,借暖待晴旭。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宋代
·
叶茵
结庐田畴间,稔步东西陌。
时哉休且休,聊以适吾适。
汗漫游难逢,崦嵫日易夕。
篠影延户深,苔晕补阶隙。
而有蛙蚓居,口腹犹役役。
顾予安一閒,顶踵蒙帝绩。
发为四时吟,吟中自规益。
«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
下一页
著名诗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辛弃疾
王维
李商隐
纳兰性德
李清照
陆游
欧阳修
孟浩然
岑参
晏几道
陶渊明
杜牧
刘禹锡
柳永
秦观
韦庄
李煜
温庭筠
晏殊
柳宗元
周邦彦
黄庭坚
李贺
王昌龄
韦应物
姜夔
元好问
屈原
王安石
贺铸
范成大
刘长卿
高适
张炎
曹雪芹
史达祖
元稹
杨万里
韩愈
张籍
李益
王勃
王建
曹植
文天祥
张九龄
范仲淹
张孝祥
冯延巳
毛泽东
曹操
岳飞
贾岛
王守仁
司马迁
宋之问
杜荀鹤
王应麟
高鼎
叶绍翁
袁枚
龚自珍
朱熹
郑燮
王观
赵师秀
王绩
张养浩
王磐
张若虚
阮籍
睢景臣
吴均
马致远
钱福
皮日休
陈子昂
梅尧臣
贺知章
崔颢
杨炯
苏辙
推荐诗词
温庭筠
·「
更漏子·背江楼
」
苏轼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
张可久
·「
风入松·九日
」
欧阳修
·「
踏莎行·候馆梅残
」
郑燮
·「
咏芭蕉
」
白居易
·「
池上
」
刘禹锡
·「
望洞庭
」
王维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陆游
·「
示儿
」
林杰
·「
乞巧
」
翁卷
·「
乡村四月
」
苏轼
·「
书戴嵩画牛 / 杜处士好书画
」
佚名
·「
木兰诗 / 木兰辞
」
李白
·「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
孟浩然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秦观
·「
鹊桥仙·纤云弄巧
」
屈原
·「
湘夫人
」
王维
·「
积雨辋川庄作
」
杜甫
·「
旅夜书怀
」
辛弃疾
·「
青玉案·元夕
」
杜牧
·「
秋夕
」
李煜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刘禹锡
·「
赏牡丹
」
李白
·「
春思
」
杜甫
·「
佳人
」
刘长卿
·「
送上人
」
李商隐
·「
北青萝
」
杜甫
·「
春夜喜雨
」
欧阳修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贾岛
·「
寻隐者不遇
」
韦庄
·「
菩萨蛮·其二
」
纳兰性德
·「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
李白
·「
行路难·其一
」
韩愈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苏轼
·「
惠崇春江晚景
」
白居易
·「
忆江南
」
毛泽东
·「
十六字令三首
」
杜牧
·「
赠别二首·其一
」
李贺
·「
野歌
」
吕蒙正
·「
破窑赋 / 寒窑赋 / 劝世章
」
纳兰性德
·「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
韩愈
·「
答张彻(愈为四门博士时作张彻愈门下士又愈之从子婿)
」